逝者丨86版《西游记》为什么要“三换唐僧”?

2017年04月17日15:27   新浪读书   微博

  4月15日,86版《西游记》总导演及制片人、《女儿情》填词者杨洁因病去世,享年88岁。

  媒体评价称:“迄今为止,86版《西游记》是每年寒暑假电视重播率最高的一部电视剧,并且它也是公认的一部特效最土的电视剧,但是它却是留给观众印象最深刻,最经久不衰为观众所赞叹的一部‘神剧’。”

  六小龄童在微博上发文悼念:“从迟重瑞先生处惊悉我国第一代电视女导演、尊敬的杨洁导演去世的噩耗,异常悲痛,这是中国电视剧的巨大损失。杨洁导演不仅是我的恩师,也是我的艺术和人生道路上的老师,没有央视版电视剧《西游记》就没有今天的六小龄童,观众们也不可能看到我扮演的银屏美猴王。我们永远怀念您……愿杨洁导演一路走好!”

  值得关注的是《西游记》的剧情是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杨洁同样历经拍摄路上的“八十一难”:明知要将名著翻拍为雅俗共赏的电视剧这项任务非常艰巨,但她依然勇挑重担,迎难而上。

  据悉,杨洁对角色要求极为苛刻,她曾表示:“我要求的是美,不管是童子也好,不管是像哪吒,男孩也好,我都要求漂亮,要美,而且这个美呢,要贴合他这个人物。”

  本文摘自《杨洁自述:我的九九八十一难》一书,是杨洁年届85岁高龄时完成的一部人生自传,在本文中,她回忆并讲述了电视剧《西游记》更换三次“唐僧”的经历。新浪读书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授权发布。

杨洁为剧组说戏杨洁为剧组说戏

  《西游记》毕竟是神话,唐僧的取经路上有三个神通广大的徒弟来辅助他。虽然如此,他并不软弱。我们尽量增加一些原著中没有的内容,以刻画他的意志和胆量:他不顾“十万八千里”之遥,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地只身踏上征程;他处处把“普度众生”担在肩上,以“救苦救难”为己任;他的人情味:他的家国之情、师徒之情以及儿女之情…所谓儿女之情,主要是在与女儿国王那一段里,我有意让唐僧在与美丽多情的国王四目相视时,心中略有所感,这是人之常情,而且他及时克服了瞬间的动摇,坚决西去,正是他的伟大之。为了,我在一些优美的段落用了插曲以加强其感染力:如女儿国的“只怨今生无缘”、杏仙的“何必西天万里谣”、扫塔时的“扫塔”、菩提树下坐禅的“青青菩提树”…。至于与孙悟空的矛盾,肉眼凡胎,人妖难辨,又慈悲为怀的他与火眼金睛、善识妖怪,又除恶务尽的孙悟空发生矛盾,以致不得不赶走悟空,也是情有可原的,当他事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深深悔恨;在多次的矛盾中,师徒的感情更加深厚…这一切处理都为了让观众对他多些理解和敬佩。在形象上,唐僧应该俊美潇洒,大方儒雅,会使女妖怪想要得到他,男妖怪想要吃掉他。

  唐僧是一个可爱可敬的人物,但是这个人物没有吸引住他的扮演着,唐僧的演员居然换了三个!

  第一个是汪粤。

  我到戏剧学院和电影学院去挑演员。电影学院正放年假,学生都不在,他们拿出了表演系毕业班的学生照片给我挑选。我看中了其中的汪粤。

  汪粤进了剧组。我让他到北京的法源寺去学习体验生活。要求他尽量多地学习佛教的礼节和知识,回来好教给大家。

汪粤版唐僧汪粤版唐僧

  汪粤非常用功地体验生活,他剃了光头,整天穿着唐僧的僧衣。

  但是他在法源寺住了十天就跑回来了。这使当时的副导演朱小峰很不满意。骂他不能吃苦,当了逃兵。

  汪粤委屈地告诉我:“蚊子咬的受不了了,不只咬身上,还咬光头!和尚们不许打蚊子,说不能杀生。”

  汪粤给我看一张他在寺里与方丈一起照的照片,照片的背后有方丈赠给他的佛教的两句偈语:“务实----言行相应,不怀自大 。有恒----有所为作,而不中舍”。我告诉汪粤:“这两句话很重要:希望你凡事要说到做到,不要半途而废!”

  但是,汪粤在试集里的表演不理想:一幅苦相,不够大方,许多人建议换人。但我认为这一集里大家都还没有找到感觉,应该再给他一次机会,对一个刚出学校的年轻人,不应该一棍子打死。

  以后,汪粤又演了《祸起观音院》、《偷吃人参果》、《三打白骨精》。他比较成熟自信了,尤其是《三打白骨精》的结尾,他眼望悟空远去时目光中流露出的痛心、无奈、表演得十分到位。

  但是,拍完了《三打白骨精》,汪粤却提出了一个要求:有一个电影要他去当主演,他很想利用空余时间去拍。

  我告诉他:“既然你更重视电影,那就去吧!我这里不能当作填空的补丁!”

  汪粤虽然心情矛盾,但还是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剧组。走的时候,他眼中含着泪。那是1983年6月5日。

  我为他惋惜:“他没有做到偈语上的要求,还是半途而废了!”

  这个“逃兵”的离去,有着他的社会原因:那时的电视剧是刚上马不久,影响远不如电影,汪粤是电影学校毕业的,他更向往大银幕的电影主演。我只有让他离开了。

  第二个唐僧:徐少华。

  我转而找寻下一个唐僧。

  我看过电影《精变》,想起了其中的魏慧丽,她娇弱灵巧,演高小姐很合适。同时,那个疯少爷比较清秀,可以试试小白龙。他叫徐少华,是山东话剧团的演员。于是,约好6月16号,他和总政话剧团的一个参选唐僧的演员一起来试妆试戏。

  定演员时,副台长阮若琳也参加。化上妆以后,发现那个总政的演员演唐僧不够儒雅大方,演小白龙,又不够英武。而参选小白龙的徐少华演小白龙又觉得太瘦,但气质甚好。

徐少华版唐僧徐少华版唐僧

  阮台长当时决定:“不如让他来演唐僧!”

  于是,徐少华就接过了汪粤的衣钵,进了剧组。

  徐少华出演了《困囚五行山》、《猴王保唐僧》、《计收猪八戒》、《坎途逢三难》、《智激美猴王》、《大战红孩儿》、《夺宝莲花洞》、《斗法降三怪》等。

  徐少华扮演的唐僧以他清秀的外貌,赢得了许多观众的喜爱。

  但他这时提出:要上山东艺术学院念书,拿文凭!他希望剧组出面与学校交涉,让他不上课或少上课却能拿到文凭。

  我怀疑:“剧组哪有那么大的面子,能够左右学校?”

  但徐少华耍赖皮:“倪萍就不用上课拿到了文凭。”

  徐少华临走时我把下面的日程和时间安排告诉了他:十月30日,在苏州拍《趣经女儿国》。

  眼看出发日期到了,徐少华却没有来!我打电话到山东话剧团,才知道他已经和他爱人一起去上学了!我又打电话到山东艺术学院,他们说:“我们这儿没有这个人”!我一怒之下,找到学校的教务长,要他叫徐少华立即到剧组拍戏。

  徐少华到剧组来了,但心里很不痛快。他勉强拍完了《趣经女儿国》。这是唐僧的重头戏。

  《女儿国》拍完后,三个徒弟和林志谦都极力劝说他留下来。但他听不进去,头也不回地回到学校去了。临行时我派了个制片主任跟他一起到济南去找他的学校联系,希望学院能够照顾一下,让他以拍戏为主,到时照样给他文凭。但制片主任从济南来了电话:校方领导问过徐少华:“学业和拍戏你以哪个为重”时,徐少华明确表态:“当然以学业为重!”

  我把这事向副台长阮若琳汇报了,她爽快地说:“那就换人!演员有的是,谁穿上那身衣服,谁就是唐僧!”。

  他的离去,除了个人原因外,还有社会原因:那时社会上刮起的文凭风:震晕了许多年轻人,没有文凭就没有前途!于是,徐少华就朝着文凭奔去了!那是1985年的11月初。

  第三位:迟重瑞。

  唐僧的人选,与紧锣密鼓地做1986年春节播出的《西游记》十一集的后期工作同时进行,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

迟重瑞版唐僧迟重瑞版唐僧

  1986年的四月,眼看大队马上就要到浙江拍《孙猴巧行医》,却没有唐僧!

  真是“无巧不成书”!那天我结束了剪接工作,和场记于红一起下楼。天已昏暗,我和一个正在上楼的人擦肩而过。模糊中我看到那个人个子魁梧,气质也不错。我急忙叫住他:“哎!你,站住!”

  这一声把他吓了一跳,他回过身来:“您叫我?”

  我问:“你是哪儿的?”

  他彬彬有礼的回答:“我是广播剧团的!”

  我又问:“你叫什么名字?”

  于虹在一边插话:“他叫迟重瑞!是我们剧团的演员!”

  楼道里的光昏暗,看不太清楚,我把他叫到剪接房,开了灯,才看清楚。他相貌堂堂,温文尔雅,我对他的外貌已经认可,又是剧团的演员,就更放了心,但还是:“好,那你马上到广播剧场后台去,叫他们给你试妆。”

  小迟试妆的结果很好,除了稍胖些,需要减减肥外,没别的毛病。我心头的一块石头落地了。事后我向老阮汇不报,她听说是迟重瑞,也挺高兴:“好!好!是我们剧团的人,不会开小差!”

  这次“擦肩而过”的经历,成就了《西游记》里第三个,也是最坚决最虔诚的唐僧。

  迟重瑞热爱唐僧,兢兢业业,心无旁骛地走完了最后的取经路,取到了真经。

  想起来挺有意思:三个徒弟,不论是动不动就要分行李的猪八戒,还是大闹天宫不服管束的孙悟空,都能够踏踏实实、有始有终地完成自己的角色,获得了成功。而应该是最坚决的取经人唐僧却恰恰没有能够坚持到底。他们有的更重视电影,有的更重视文凭,都离开了取经路,半途而废!只有这在楼梯间偶然相遇的最后一位,却把取经任务进行到底,和这个电视剧一起成功!也许,这就是“缘分”吧!

  其实,算起来,《西游记》里的唐僧一共有六个!除了在庙里敲木鱼和到池里放生的两个小和尚外,还有一个被殷小姐放到木盆里在江中飘流的婴儿——江流儿。他是最小的唐僧。1984年的6月,我们在镇江拍摄这段戏,我让剧务去找一个四五个月大的孩子,他们找了好几个孩子来,我都觉得不满意,不是大了,就是小了,或是和唐僧的长相不贴切。

  直到拍摄的最后一天,我们拍摄殷小姐抱着孩子在江边哭泣的戏时,他们才找来了一个五个月的小孩,由他的妈妈抱来,我一看到那婴儿立刻就喜欢上了:他胖嘟嘟的可爱极了,而且见人就笑,憨态可掬。我们把他从妈妈怀里接过来,包上小被子交给“殷小姐,他一点不怕生人,非常乖,把他放在木盆里推到江里时,他的妈妈一定心惊肉跳了,他也没有哭闹;(当然水下有人保护,到远处时盆里就换成了我们买的一个大洋娃娃)。当拍到小和尚扑到水里把他抱起交给老方丈时,他居然对老方丈露出微笑!我惊奇地想:“难道他真是唐僧转世?”

  戏拍摄得很顺利,时间并不长,但小“江流儿”被捂出了一身痱子!

  我们没有钱,只是把那个替身——洋娃娃送给了他作为纪念。

(责编:agatha)

小说推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