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禹安:孔子弟子三千,为何偏偏选中子贡?

2017-03-10 10:00 阅读(?)评论(0)

陈禹安说:

春秋战国这段时期,是中国人的价值体系、道德观念得以成型的一个重要基底期。而吴越争霸又是其中最为波澜壮阔、惊心动魄,且极具样本意义的一段历史。其间,道德的坚守与唾弃,人性的扭曲与挣扎,承诺与背叛的博弈,忠孝与仁义的抉择,汇成了万千爱恨情仇、悲欢离合,激起了无数心海狂澜,情丝乱缕。

所以,我用心理学的手术刀来解剖这段历史,也就有了这套“心理吴越三部曲”(《鞭楚》《辱越》《吞吴》)。这一幕幕已经过去的历史,彷佛是一个个活色生香的心理学实验。在这些不可复盘的“实验”中,楚平王、费无忌、太子建、伍子胥、阖闾、要离、孙武、楚昭王、勾践、夫差、伯嚭、 孔子、子贡、范蠡、文种、西施等诸色人等在独特的文化情境中本色“出演”,他们用生命经历的心灵抉择与命运煎熬,值得我们感同身受,更值得我们引以为镜。

导读:                                                                                                          

历史心理小说第一人陈禹安说,“所谓历史,其实是一间巨大的心理实验室,一打开门,看到的却是正在发生的现实”。在“心理吴越三部曲”(《鞭楚》《辱越》《吞吴》)中,他把那些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心理挖掘的淋漓尽致。《鞭楚》记录的是在春秋末期,楚吴越三个南蛮国家数十年间错综复杂、惊心动魄的恩怨情仇的故事。楚国在楚平王当政的时候,重用佞臣费无忌。费无忌为了一己之私,先是撺弄楚平王诈夺为儿子太子建迎娶的秦国美女孟嬴,后来又离间楚平王和太子建的父子关系,终于导致太子建被废,亡命天涯。为了斩草除根,费无忌进一步鼓动楚平王杀害无辜的忠臣——太子太傅伍奢。伍奢的长子伍尚顾惜父子之情,主动陪父亲就死。但伍奢的次子伍子胥却不甘心接受昏君奸臣的摆布,怀着对故国故土的深仇大恨,历经千难万险,逃亡至楚国的敌国——吴国。为了借助吴国的力量为自己复仇,伍子胥殚精竭虑,帮助吴国的公子光刺杀吴王僚,成为吴国之王(即吴王阖闾)。此后,伍子胥又帮助阖闾筑建都城,延揽贤才,强兵富国,终于在苦苦等待了十六年之后,率领吴兵,势如破竹般攻破了楚国的都城——郢都。复仇的念头不但为伍子胥提供了永不枯竭的人生动力,也推动他冲破了所有世俗规则的束缚。他以楚国旧臣的身份,以下逆上,毫不留情地摧毁了楚国历代国君的宗庙,还将已经死去的楚平王掘坟鞭尸,畅快淋漓地报了自己的血海深仇,是为“鞭楚”

但是,楚吴两国之间的仇恨却并没有因为伍子胥的复仇成功而消弭。相反,伍子胥的这一次复仇,进一步加深了两国之间的仇恨。吴国的另一个邻国越国,借着吴楚交兵的机会,对吴国的后方发起了攻击。吴王阖闾退兵回国休整后,为了报复越国,又亲率大军对越国发起了攻击。但是,阖闾过于托大,阴沟翻船,不慎被越国击败。英雄一世的阖闾本人也为这一次失败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吴越两国由此结下了无法开解的血仇。重臣伍子胥扶立太子夫差继位。夫差朝夕不忘越人杀父之仇。在为父守丧三年后,他亲自出征,对越国发起了报复性的攻击。这一次,实力弱小的越国不再拥有前一次的幸运,被强悍无敌的吴国打回原形。越国精锐大部被歼。越王勾践深知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既然无可幸免,他只能倾尽最后所剩的五千死士,与吴兵拼个玉石俱焚。但越国大夫文种利用吴国内部的矛盾,巧妙斡旋,争取到吴国宠臣伯嚭的鼎力支持,否定了伍子胥必要将越国赶尽杀绝的主张。机心暗藏的吴王夫差转而要求越王勾践偕同夫人到吴国为奴,为阖闾守墓,以期通过对勾践的人身侮辱来达至为父复仇的目的,是为“辱越”

越王勾践在吴国忍受了三年的屈辱之后,最终赢得吴王夫差的信任,被夫差释放回到越国。

然后上演了一部被后世人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励志故事,这就是蒲松龄的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细细盘点整个中国历史,兵败被俘、屈身为奴的君主并非只有勾践一个,但能够坚忍不拔、忍辱负重、绝地反击、以弱胜强、实现惊天大逆转的,却只有勾践一人。勾践完成的这一举世无双的丰功伟业,就叫做“吞吴”。人们把勾践的成功称为“吞吴”。这一个“吞”字非常传神地表达了勾践所取得的成功的侥幸与不可思议。当我们比喻人心不足时,往往用“蛇吞象”来表达。一条小蛇和一头大象,相差何其之大,但是小蛇竟然想要吞象,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而“越吞吴”就等同于“蛇吞象”。因为长期以来,就实力而言,吴国不啻是一头大象,而越国只是一条不折不扣的小蛇。勾践之所以能够完成举世罕见的“蛇吞象”,也是和他自己的坚持不懈、永不放弃分不开的。这就是越王勾践的励志故事“吞吴”。

读春秋时代的故事,探究中国人性格形成的历史原因。

以史为镜,这是时下最流行的比《二号首长》还好看的官场斗争、职场励志小说。

这是很多读者“憋着尿”一口气看完的,比《明朝那些事儿》还好看的心理历史小说。

今天我们开始阅读心理吴越三部曲之三《吞吴》第24,继续读这些激荡人心的春秋人物故事。

 

开心阅读24  心仪的标准是什么

 

孔子一连否决了四个弟子的请求,甚至连一贯被孔子捧到天上的颜回都被拒绝了。众弟子面面相觑,不知道孔子心中的理想人选到底是哪一位。

 

就在这个时候,子贡站了出来,问道:“我可以去吗?”

 

子贡,正是孔子此刻心目中最胜任的人选,但子贡并不是孔子最中意的弟子。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开篇第一句就是:“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政事:冉有,季路。言语:宰我,子贡。文学:子游,子夏。”

 

孔子共有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位是精英,而上述这十个人,人称“孔门十哲”,属于精英中的精英。

 

根据这个大排名,子贡只排在第八位。排在第一位的是颜渊(即颜回),他才是最得孔子欢心的头号人物。季路(即子路)排在第七位。颜回和子路都排在子贡之前。

 

有一次子贡曾经问孔子:“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你呀,好比一个器具。”子贡又问:“是什么器具呢?”孔子说:“是瑚琏。”(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瑚琏是古代祭祀时盛粮食用的器具,属于重要的礼器。听起来,孔子似乎对子贡褒美有加。但如果我们联系起孔子说过的另一句话,就会觉得孔子对子贡的这个评价其实是有所保留的。

 

孔子曾说 “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不能只有某一方面限定用途,而应该多才多艺。那么子贡只是其中一件具体的器具,显然孔子认为子贡还没有达到自己理想中的君子标准。

 

孔子还曾经让子贡自我比对颜回。子贡自愧不如,认为颜回远胜于己。孔子问子贡说:“你和颜回两个相比,谁更好一些呢?”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他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我呢,知道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说:“是不如他呀,我和你都不如他啊。” 这是孔子直截了当地说子贡比不上颜回。(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还有一次,子贡评论别人的短处被孔子知道了。孔子说:“赐啊,你真的就那么贤良吗?我可没有闲工夫去评论别人。”(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孔子的这句话微妙地表达了他对子贡的不满。这也说明,子贡始终做不到让孔子完全满意。

 

很多人以为,虽然孔子对子贡不甚满意,但子贡的口才便给,足可胜任说服田恒的重任,所以,孔子才希望选择子贡。但是,在孔门弟子言语科的排名中,子贡也只是第二名。排在他前面的是口才更加出众的宰予。

 

那么, 孔子为什么不选择宰予呢?

 

首先,孔子对宰予的印象很不好!

 

比如,宰予白天睡觉。孔子生气地批评道:“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孔子又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在宰予这里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又如,有一次宰予问孔子:“服丧三年,时间太长了。君子三年不讲究礼仪,礼仪必然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就会荒废。旧谷吃完,新谷登场,钻燧取火的木头轮过了一遍,有一年的时间就可以了。”孔子说:“才一年的时间,你就吃开了大米饭,穿起了锦缎衣,你心安吗?”宰予说:“我心安。”孔子说:“你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君子守丧,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服,所以不那样做。如今你既觉得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宰予出去后,孔子说:“宰予真是不仁啊!小孩生下来,到三岁时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服丧三年,这是天下通行的丧礼。难道宰予对他的父母没有三年的爱吗?”(宰予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予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孔子很不认可宰予为人处世的态度,但这还不是孔子不选择宰予的真正原因。

 

在孔子看来,宰予虽然口才出众,但却只是徒逞口舌之利。就以这次“服丧三年”之辩为例,宰予的辩论技巧其实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孔子本人是“礼乐”的力倡者,所以宰予就用“君子三年不讲究礼仪,礼仪必然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就会荒废”来反驳同样是孔子所倡导的“为父母服丧三年”的论调。

 

宰予的狡猾之处就在于此,他是想用孔子言论中的自相矛盾来批评孔子。孔子心知肚明,但却很难应对,只好将话题转移到“宰予对父母缺乏爱”上来,给自己挽回面子。

 

就辩论而言,孔子是输给了宰予,但宰予同时也给孔子留下了不良印象。

 

而宰予精于在辩论的细枝末节上设置陷阱还不仅止于此。

 

有一次,宰予又来和孔子捣蛋,问孔子说:“追求仁德的人,假如有人告诉他说:‘仁德的人掉在井里面。’他会跟着跳下去吗?”孔子说:“那怎么会呢?君子可以被摧折,但不可以被陷害;可以被欺骗,但不可以被愚弄。”(宰予一日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夫子答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实际上,宰予又玩了一次“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孔子再一次被他搞得狼狈不堪。但宰予的伶牙俐齿却让孔子更加觉得他只是注重于辩论的细枝末节,却不堪大用。你尽可以在言辞上胜过他人,最终却惹得他人恼怒不已,双方不欢而散,不但不能解决争端,反而让形势更加恶化。

 

如果孔子派宰予前去说服田恒,其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赢得了辩论,却输掉了大局。所以,孔子根本就没考虑排名在子贡之前的宰予。

 

子贡和宰予,以及颜回、子路等其他弟子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子贡极具商业才能,是一个当时非常罕见的通过经商致富的人。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资……家累千金。” “废举”的意思就是“贱买贵卖”,整句话就是:子贡善于依据市场行情的变化,贱买贵卖从中获利,成为巨富。

 

《史记·货殖列传》是关于商业记载的专门篇章,其中也着重提到了子贡,说子贡在孔仲尼那里学成后,回到卫国做官,闲居时在曹国、鲁国之间买卖货物,孔子的七十二位高徒,就属子贡最富有,而有个叫原宪的孔门高徒连糟糠都吃不饱,只好隐居在偏僻小巷。子贡车马相连,带着束帛重礼去聘问进献诸侯,所到之处,没有哪个国君不和他分庭抗礼的。孔子的名声能够传扬天下,实在是子贡在人前人后帮助的结果(子贡既学于仲尼,退而仕卫。发贮鬻财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最为饶。原宪不厌糟糠,匿于穷巷。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

 

面对这次极为艰巨的说服任务,孔子内心的选择标准在他此前与子路的一次对话中曾经明确地表达过。

 

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如果您统率三军,愿意和谁在一起共事呢?”孔子回答说:“那种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了都不会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的人。”(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孔子连续拒绝了颜回、子路、子张和子石,一直在等的就是这个“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

 

那么,为什么孔子会认为极具商业才能的子贡就是那个他所欣赏的“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呢?

 

心理感悟:徒逞口舌之利,往往是赢得了辩论,却输掉了大局。

 

﹙未完待续,相约下周五﹚

 

看的不过瘾吧?如果你想抓紧看完,现在正是入手此套书最佳时间,

心理吴越三部曲《鞭楚》《辱越》《吞吴》三本套装全新上市,定价117元,

现在正在搞 7 折促销活动,详情见页面信息,一次性购买,真正的货真价实。

你可以去东方出版社旗舰店购买

东方出版社天猫旗舰店购买,复制链接到浏览器

http://detail.tmall.com/item.htm?&id=42224237424

 

也可复制下面链接,更方便购买

https://mdetail.tmall.com/comboMeal.htm?&comboId=237690000040970488&mainItemId=42224237424

也可以进入东方出版社京东旗舰店购买,复制链接到浏览器

http://item.jd.com/1437583657.html

 

手机扫描二维码购买更方便

 

如欲购买陈禹安更多作品请在东方出版社旗舰店内咨询客服,或到其他网站购买。

作者简介:

陈禹安  心理管理学家、资深互联网商业观察者、资深书评人、高级经济师、宁波大学特聘教授。开创“心理经管”与“心理说史”两大写作流派。

“心理说史”的代表作有“心理吴越三部曲”(《鞭楚》《辱越》《吞吴》三本),《向子贡学说服》,漫画心理三国三部曲《我是曹操,我怕谁》(上下册)《忠义保证前途》(上下册)《无算计,不诸葛》(上下册))等。(假期里送给6——14岁孩子最好的礼物)

“心理经管”的代表作有《激励相对论》(企业管理者对员工的另类激励法)《海底捞能捞多久》《这是CEO(高管必备的几项战略思维)《心理乔斯》(乔布斯获得巨大成功的心理密码)《人性之——互联网思想的本质》等共计20余部。

 

 

 

 

轻轻松松,拿起手机扫一扫

收听东方管理评论的微信公众号

及时分享优秀管理思想和经典案例



分享到:
  最后修改于 2017-03-11 00:29    阅读(?)评论(0)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